Skip to content

狗狗的分离焦虑

在城市里养宠,狗狗独处在家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主人没能引导狗狗适应独处,那么很可能引发狗狗的分离焦虑(指由于对主人过度依赖,导致宠物无法适应独处,一旦与人分开就焦虑不安的病症。)狗狗拆家,吠叫等常被认为只是调皮的行为,其实很可能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分离焦虑不仅影响狗狗身心健康,对主人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因此主人们必须重视并予以引导,来创造更和谐的人宠关系。

图像

分离焦虑表现  

1、不停地吠叫,为了吸引主人的注意。

2、随地大小便

3、狗狗通过撕咬物品、破坏家具或是玩具、抓坏墙纸、啃咬主人衣物、带有主人味道的物品缓解离焦虑。

4、过度舔舐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  

5、厌食或食欲减低

u=967949027,843738959&fm=253&fmt=auto&app=138&f=JPEG

u=2038023281,2772532874&fm=253&fmt=auto&app=138&f=JPEG

分离焦虑原因

幼犬缺乏安全感,缺乏对主人离家这件事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感到孤独和不明所以时发出诉求。

u=4038332084,1978477567&fm=253&fmt=auto&app=138&f=JPEG

循序渐进 改善狗狗分离焦虑的办法

1. 模拟独处的场景

刻意地在主人陪伴狗狗的时候用填塞狗粮或肉干的漏食玩具将狗狗引导到限制区(笼子或围栏),让它在里面玩耍。注意不要关门,关就代表没有选择,狗狗没法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是否留在里面的选择。把门开着,把玩具都放在里面,狗狗要玩玩具只有进去。

一开始主人可以在旁边看着狗狗,夸夸它,随后走开。几分钟后,主人回到狗狗身边,如果它更加关注你,放下嘴边的玩具,那么你将它从限制区域带出来,进行一次友好的互动;如果它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根本没太在意你,那么你继续夸它几次,并逐渐延长你回归的时间。(先从几分钟开始,到十几分钟、几十分钟、一个小时,让狗狗逐渐适应,逐步突破)

狗狗有事情可做时才不会感到无聊和孤独,加上幼犬天生的好奇以及对食物的渴求度高,这些玩具能够吸引它们的注意力,让它们的精力得到释放。而且,这会逐渐建立起狗狗对独处这件事良好的认知,让它意识到独处能够得到平常得不到的利益(特殊的玩具、食物、和主人玩耍),也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主人转眼就会回来)

u=256951839,4016347537&fm=253&fmt=auto&app=138&f=JPEG

u=2480224381,5078431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

如果狗狗过于敏感,立刻放弃玩具,冲回主人身边怎么办?

主人需从陪在狗狗身边开始。你可以将通过牵引绳将狗狗拴在围栏内,让它玩玩具。同时,主人在围栏外做自己的事情,对它们不表现出关注,只是静静地陪着。如果狗狗一直试图逃离现场,发出吠叫等,主人不要理它,仍旧默默做自己的事情。一旦它们吠叫声停止,身体不再挣扎,稳稳站着时,主人马上作出表扬,并且将准备好的食物奖励给它们。

2. 适应真正的独处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过程,狗狗已经接受并适应了限制区域后,接下来就是真的关上笼门,让它没有选择,呆在里面面临主人的离开了。

主人真正的离家难度又高了一层,因为狗狗是明确感知到自己是独自在家没有同伴的活动气息的。因此,我们还要继续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 主人穿好衣服,夸奖狗狗,给奖励。

  • 主人拿起钥匙,走到门口,回来,夸奖狗狗,给奖励

  • 主人出门,关门,打开门,回来,夸奖狗狗,给奖励

  • 主人出门3秒,打开门,回来,夸奖狗狗,给奖励

采取潮水式的方式,出门10秒、3秒、1分钟、10秒、2分钟、3秒、5分钟、10秒。

一旦狗狗出现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则退回上一步继续进行。

注意,主人外出时不要夸张地对狗狗又哄又抱, 而是要平常化,让狗狗感觉主人离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

u=1635946964,3176540902&fm=253&fmt=auto&app=138&f=JPEG

结束语

面对狗狗对于独处的不适应和表现出的不开心,主人需要多给狗狗一点信心,成长中需要它去面对这些压力。从幼犬开始适应,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这样往后才能跟着主人进入更丰富的人类社会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知识来源:深圳市犬类保护协会暨流浪狗驿站公众号,犬影村著作《第二次机会》

文章整理:Aurora何晨萱

文章审核:Amy 王玉琢

文章上传:Leo 霍梓烨